2014年,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三期叠加”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全省上下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保持定力、深处着力、精准发力、开足马力,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初步测算,201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925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居全国第2位。服务业在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等行业较快增长带动下,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一、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
初步测算,2014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41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6%,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6.0%,拉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个百分点。
从总量看,非营利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在服务业各行业中总量较大,2014年分别实现增加值1012.68亿元、828.69亿元和624.17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0.9%、9.0%和6.7%。
从增速看,金融业、非营利性服务业、营利性服务业以及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行业增长较快。其中,金融业增长最快,比上年增长14.2%,非营利性服务业、营利性服务业以及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分别增长12.0%、11.4%和11.8%。
从贡献率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非营利性服务业等行业对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较大,其中,非营利性服务业对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2.5%,拉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贡献率为9.1%,拉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个百分点。
2014年全省服务业构成及增长情况表 | |||||
指标 |
绝对数 (亿元) |
增长(%) |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
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百分点) |
服务业 |
4128.50 |
10.4 |
44.6 |
46.0 |
5.0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828.69 |
9.3 |
9.0 |
9.1 |
1.0 |
批发和零售业 |
624.17 |
9.4 |
6.7 |
6.7 |
0.7 |
住宿和餐饮业 |
322.71 |
6.8 |
3.5 |
2.2 |
0.2 |
金融业 |
491.65 |
14.2 |
5.3 |
7.0 |
0.8 |
房地产业 |
220.48 |
6.0 |
2.4 |
1.5 |
0.2 |
其他服务业 |
1640.80 |
11.6 |
17.7 |
19.6 |
2.1 |
营利性服务业 |
591.36 |
11.4 |
6.4 |
6.9 |
0.7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1012.68 |
12.0 |
10.9 |
12.5 |
1.4 |
农林牧渔服务业 |
35.63 |
3.3 |
0.4 |
0.1 |
0 |
开采辅助活动 |
0.00 |
— |
0 |
0 |
0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
1.13 |
11.8 |
0 |
0 |
0 |
注:根据新的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原属于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的开采辅助活动以及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调整至第三产业。
二、服务业发展主要特点
(一)旅游业增长较快。
全省以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以打造100个重点旅游景区为抓手,实现旅游产业化大发展,旅游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旅游景区改造不断升级,旅游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旅游经济快速增长。2014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旅游总人数3.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0.1%;实现旅游总收入2895.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2%。
(二)交通运输快速发展。
随着贵州省“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公路”和水利工程建设三年大会战的大力实施,贵广高铁建成通车,全省运输条件不断改善,为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14年,全省公路运输、水上运输和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6%、20.4%和10.8%,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2%。初步测算,2014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28.69亿元,比上年增长9.3%,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的比重为20.1%。
(三)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经济新常态下,提升消费需求是结构转型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消费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贵州省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消费举措和政策,为扩大消费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2014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3.15亿元,增长12.8%。初步测算,2014年全省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624.17亿元,比上年增长9.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22.71亿元,比上年增长6.8%。两个行业增加值合计占全省服务业的比重为22.9%。
(四)金融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在 “引银入黔”工程推动下,先后引进了一大批银行、保险等大型金融机构,成立了一大批投资担保公司和村镇银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全省金融体系,金融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截止2014年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5263.2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1%;贷款余额为12368.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4%。2014年,全省保险业快速增长,保费收入比上年增长16.8%。初步测算,2014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9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的比重为11.9%。
(五)房地产业增速稳中趋缓。
2014年,受到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全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调整期,但全省房地产在调整回落中逐渐趋稳,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2014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3178.1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9%;商品房销售额1370.31亿元,增长7.3%。初步测算,2014年全省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20.48亿元,增长6.0%,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的比重为5.3%。
(六)其他服务业快速发展。
2014年,在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的拉动下,全省其他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初步测算,2014年全省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40.8亿元,增长11.6%,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的比重为39.7%。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9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1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5.63亿元,比上年增长3.3%;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实现增加值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总体来说,2014年全省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增速较上年有所回落,但在全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新常态形势下,全省服务业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已实属不易。2015年,全省将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开放步伐,服务业发展也要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定、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