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 官方微博二维码

  •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发布与解读
一季度贵州省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字号: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市场需求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贵州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发展经济的战略重点,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努力培育消费热点,积极开展文娱、旅游、商业结合的各种营销活动,确保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基本运行情况

 一季度贵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完成量占全年目标的22.8%增速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排第2位。

(一)农村快于城镇。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2.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增速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0.98亿元,增长13.6%,增速高于城镇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

(二)限额以下好于限额以上。分规模看,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41.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增速较上年回落4.6个百分点;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51.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8%对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比上年同期多0.6个百分点

(三)批发和零售业好于住宿和餐饮业。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65.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零售业零售额482.53亿元,增长19.5%;住宿业零售额3.81亿元,增长4.8%;餐饮业零售额41.81亿元,增长4.8%。批发业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零售、住宿、餐饮业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低1.06.22.3个百分点

二、影响因素

(一)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经营下滑受政策和消费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比上年同期下滑4.2个百分点

(二)餐饮收入和商品零售增速大幅回落。从消费品形态看,限额以上餐费收入9.8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4%;商品零售332.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增速比上年回落4.8个百分点。两者对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分别比上年同期少0.1个和4.7个百分点

(三)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对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的贡献全面缩水。从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行业划分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8.5%11.2%-5.4%-12.2%。四个行业对全省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拉动为2.7个、9.1个、-0.1个和-0.3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零售业贡献比上年同期少0.1个、4.6个百分点,住宿业、餐饮业贡献则为负。

(四)重要商品零售额增速大幅回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8.2个百分点,对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比上年同期少1.4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8.1个百分点,贡献减少0.4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3.6个百分点,贡献减少0.5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7个百分点,贡献减少2.7个百分点

三、主要问题

(一)消费市场增长的支撑后劲不足。一是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足,钢材、煤炭等原材料大幅降价,销售低迷。二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刺激消费的优惠政策进入空档期,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小排量汽车免税等政策停止执行。三是受收入和价格因素的影响,消费者信心不足。

(二)要素涨价使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近几年商业地产日渐火爆,铺面租金上涨,人工工资提高,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下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三)政策端因素和消费观念转变对中高端消费场所和消费品冲击较大。受政策因素影响,三公”消费明显减少,高档酒、高档烟的生产和销售大幅下滑,中高端餐饮业经营持续走低,进入转型调整期。同时,反对铺张浪费、文明餐桌等消费观念悄然兴起,中高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进一步降低。

(四)电子商务对实体店经营冲击较大。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网络购物盛行,对实体店的经营产生较大冲击

四、有关建议

(一)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社保水平和最低生活保障,解决消费者后顾之忧。二通过扩大就业等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通过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基本工资标准,促进居民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提高城乡居民的持久收入水平预期,切实提升持久消费能力。

(二)加快住宿餐饮企业转型进程。引导中高端住宿餐饮业积极顺应形势变化,加快转型步伐,从过去拼装修、拼奢侈、拼面子变为拼品质、拼服务、拼特色,逐步走上大众餐饮、绿色餐饮、节约餐饮发展之路。

(三)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汽车、石油及制品类销售已成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主要动力,应根据市场需求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汽车消费升级换代,进而带动石油及制品类销售。同时,积极培育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新型养老等方面消费领域,形成有效、持续的消费热点,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四)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建立和完善厂家与商家在农村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点,鼓励区域内大中商贸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加盟等方式建立农村新型消费场所,方便农民消费,促进农民消费结构升级。

(五)加强市场调度和监管。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调度,针对需求不足,价格下降问题,提出合理对策,遏制批发零售企业经营下滑局面。同时,继续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和保障机制,营造公平合理、安全稳定的商业竞争环境,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向,适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价格稳定,严厉打击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确保消费权益,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