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年产煤过亿吨的生产大省,原煤是贵州工业产品中的支柱产品之一,在一次能源生产构成中比重居高不下,而能源消费长期过度依赖于煤,原煤的消费情况直接影响全省综合能源消费,关系全省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的测算。从全省2011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情况来看,原煤的消费量增速远高于全省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增速,这种差距随着原煤入洗量增速的扩大而逐步扩大。通过分析得出,原煤的消费主要受火力发电和原煤入洗的影响,而综合能源消费受火力发电的影响较大。(全省原煤入洗的加工转换效率一般在85%左右,而火力发电的加工转换效率不足40%,火力发电的能源损失率远高于原煤入洗,因此对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影响远大于原煤入洗)。
一、原煤消费
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量12181.5万吨,比上年增长25.3%,用于加工转换投入量为10658万吨,直接消费原煤1524万吨,占原煤消费总量的12.5%,折合标准量仅为1100万吨左右。其中用于火力发电投入5738万吨,用于原煤入洗4763万吨,用于炼焦、供热和制气156万吨。2011年原煤消费结构如下:
2012年原煤消费量13402万吨,比上年增长10.0%,原煤消费中用于加工转换投入量为11697万吨,直接消费原煤为1700万吨,占原煤消费总量的13.1%,折合标准量仅为1200万吨左右。其中用于火力发电投入为5473万吨,用于原煤入洗6014万吨,用于炼焦、供热和制气211万吨。2012年原煤消费结构如下:
从两年的原煤消费结构对比可以看出,全省原煤消费量虽然很大,但是终端消费仅占原煤消费总量的13%左右,另有87%用于加工转换(主要用于原煤入洗和火力发电,占总投入的98%以上)。
二、综合能源消费
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803.1万吨标煤,比上年增长11.3%,低于原煤消费增速14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418.3万吨标煤,增长17.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071.9万吨标煤,增长4.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51.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对综合能源消费的贡献率为12.5%,拉动能耗增长1.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对综合能源消费的贡献率为18.8%,拉动能耗增长2.1个百分点。
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142万吨标煤,比上年增长6.2%,低于原煤增速3.8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505.8万吨标煤,增长16.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045.1万吨标煤,下降1.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全部规上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49.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对综合能源消费的贡献率为23.2%,拉动能耗增长1.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对综合能源消费的贡献率-8.8%,导致能耗降低0.5个百分点。原煤入洗和火力发电对原煤消费量和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对比如下图:
从2011年和2012年的对比来看,原煤入洗对拉动原煤消费增长的作用明显,对拉动综合能源消费的增长作用差异不大;而火力发电对原煤消费增长和综合能源消费增长的作用均十分明显。
综上所述,贵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的消费主要受火力发电和原煤入洗的影响,而综合能源消费主要受火力发电的影响。原煤消费与综合能源消费呈正相关关系,但随原煤入洗量增速的加快,原煤消费量与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增速差距会扩大,数据的协调性、匹配性会相对较差。
注: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是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