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 官方微博二维码

  •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发布与解读
贵州省2015年上半年主要统计数据发布会新闻发布稿
字号:

 

 

经济运行稳中有升 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贵州省2015年上半年主要统计数据发布会新闻发布稿

 

贵州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

2015716日)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351.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7.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944.05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1849.40亿元,增长11.1%

全省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农业生产积极向好。全省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和农业科技服务,狠抓春耕夏收工作,农业生产持续向好。一是夏粮实现增产。去冬以来,全省气候总体较好,雨水充足,虽有局部受灾,但农作物长势好于上年,单产提高。夏粮在种植面积下降0.2%的情况下,实现增长,全省夏粮产量269.4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8%。二是经济作物增长较快。油菜籽种植面积527.86千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1.2%,产量89.12万吨,再创新高,增长2.8%;茶叶、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实现快速增长。三是畜牧业生产基本稳定。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7.19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3.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2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提速回升。为应对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全省加大运行调度,出台了促进工业发展23煤炭企业减负30等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双服务行动、百千万工程,进入二季度,工业发展逐渐加快。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下同)1719.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累计增速今年以来首次达到两位数。一是重点行业保持增长。19个重点监测的工业行业全部保持增长,7个行业增速达到两位数。传统产业稳步增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6.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7.2%,烟草制品业扭转一季度负增长的局面,增加值增长1.9%。二是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44.4%;以大健康为目标的医药产业较快发展,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5%;新型建筑建材业快速发展,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7.4%。三是非公经济贡献突出。非公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875.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9%,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四是工业效益继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5.6%,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9.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

     服务业稳步发展。上半年,全省以推进服务业聚集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服务业平稳较快发展,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强。一是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旅游总人数1.85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8.0%;实现旅游总收入1588.24亿元,增长21.5%是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48.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010.23亿元,增长15.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979.92亿元,增长22.3%。三是房地产业发展稳步提升。在公积金贷款与商业房贷政策刺激力度加大带动下,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96.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省着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出台扩投资28,推广ppp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和现场观摩,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下同)3886.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8%,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一是新开工项目投资快速增长。全省新开工项目4520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063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478.1亿元,增长57.6%。二是新兴产业投资快速增长。信息服务业投资29.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31.83亿元,增长124%;生物制药投资6亿元,增长192.3%三是重点领域投资增长分化。全省工业投资、公路投资增长较快,分别完成投资671.15亿元和758.64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0.2%20.4%;铁路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慢,分别完成投资152.04亿元和1072.43亿元,分别增长3.9%1.4%

 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全省通过创新消费业态、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市场消费需求。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3.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增速与一季度持平。一是城乡居民消费较快增长。全省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46.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6.27亿元,增长12.0%。二是批零住餐稳步增长。批发业零售额180.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0%;零售业零售额1201.64亿元,增长11.5%;住宿业零售额10.74亿元,增长16.0%;餐饮业零售额109.98亿元,增长12.0%。三是新业态发展迅猛。互联网+”带动下,全省网络购物、电子商务交易额大幅增长。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3.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8%,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62.3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增速大幅提升。全省积极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加快外贸进出口发展,对外贸易逐渐扭转负增长局面。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72.13亿元,增速由一季度下降15.0%转为增长59.6%。其中,出口总额329.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9%;进口总额42.98亿元,增长9.0%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上半年,全省财政总收入1181.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8.07亿元,增长5.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0个百分点。一是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全省税收收入553.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增速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3.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1%,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二是财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06.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9.4个百分点。重点领域支出快速增长,教育支出320.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7%;城乡社区支出86.69亿元,增长37.7%;科学技术支出15.44亿元,增长21.8%

    民生改善扎实推进。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6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1.1%。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85元,名义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3元,名义增长12.1%。一是就业保持稳定。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7.3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2.7%。二是物价涨幅延续低位运行态势。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8%,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0%,比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

总之,上半年全省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呈现总体稳定、稳中有快、快中向好的运行态势,特别是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但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部分传统行业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增速持续回落,对经济发展的后续影响较大。下半年,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指示精神,着力培育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切实发挥已出台的促投资、稳工业系列政策措施作用,积极有效拓展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圆满完成十二五收官之年的各项工作,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附表:

2015年上半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同期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4351.07

10.7

 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557.62

6.1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

1944.05

11.3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1849.40

11.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1719.90

10.0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3886.21

22.8

 #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

1072.43

1.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503.14

11.5

进出口总额

亿元

372.13

59.6

财政总收入

亿元

1181.05

4.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768.07

5.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亿元

1806.45

15.9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亿元

17010.23

15.2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亿元

13979.92

22.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上年同期=100

101.8

1.8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37.33

12.7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285

9.1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13

12.1

注: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附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