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 官方微博二维码

  •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发布与解读
贵州省2018年一季度主要统计数据新闻发布稿
字号:

贵州省2018年一季度主要统计数据新闻发布稿

贵州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

2018年4月18日)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聚焦高质量、奋力开好局,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速度、稳中有质量、稳中有效益的良好态势,实现了 “开门红”。

初步核算,2018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904.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增速高于全国水平(6.8%)3.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4.87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285.93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1253.99亿元,增长11.2%。

1  三次产业增长速度


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结构调整扎实有效。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88.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增速高于全国水平2.2个百分点。

一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深入推进农村经济“产业革命”,通过深入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一季度,全省种植业增加值134.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增速高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个百分点。二是畜牧业发展形势向好。猪牛羊禽肉产量70.1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5%;禽蛋产量5.47万吨,增长2.6%;生牛奶产量1.43万吨,增长2.1%。全省畜牧业增加值182.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三是林业、渔业较快增长。全省林业增加值38.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渔业增加值10.00亿元,增长5.5%。

表1  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指标名称

绝对数

(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

占农林牧渔业

增加值比重(%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388.60

5.6

  种植业

134.14

6.7

34.5

  林  业

38.31

8.1

9.9

  畜牧业

182.41

4.4

46.9

  渔  业

10.00

5.5

2.6

  农林牧渔服务业

23.73

4.8

6.1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动力增强。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9.6%,增速高于全国水平(6.8%)2.8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7.1%,集体企业增长7.2%,股份制企业增长9.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0%。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7.8%,制造业增长9.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6%。分行业看,19个重点统计监测行业中15个实现增长,其中7个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一是新动能成长加快。从新增企业看,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全省新建投产入规工业企业488户,一季度完成工业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25.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从新兴产业看,全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2.6%,医药制造业增长15.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6.3%,增速均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智能手机、集成电路、智能电视等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15.4%、33.7%和31.3%。二是传统产业升级提速。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成效进一步显现,全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6.9%,比上年同期加快18.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4%,加快1.0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增长12.8%,加快5.3个百分点;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9.3%,加快5.4个百分点。三是企业效益持续改善。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8.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6%。

2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单位:%  

指标名称

比上年同期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9.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6.9

   非金属矿采选业

16.1

农副食品加工业

4.7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9.3

   烟草制品业

12.8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4.3

   医药制造业

15.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7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0.5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6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4.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2.6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2.4


——服务业发展较快,贡献作用持续提高。一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增速高于全国水平(7.5%)3.7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8%,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

一是旅游业延续“井喷式”增长。全省旅游总人数1.94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4.2%;旅游总收入1846.90亿元,增长36.4%。二是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省货物周转量361.38亿吨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4.0%,其中,铁路货物周转量107.83亿吨公里,下降4.4%;公路货物周转量245.63亿吨公里,增长8.4%。民航旅客吞吐量669.60万人次,增长21.0%。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3.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三是金融业发展较快。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638.42亿元,同比增长6.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919.45亿元,同比增长15.7%。金融业增加值177.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

表3  全省服务业增加值

指标名称

绝对数

(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

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服务业增加值

1253.99

11.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83.26

6.3

14.6

   批发和零售业

189.10

9.2

15.1

   住宿和餐饮业

93.29

9.0

7.4

   金融业

177.62

10.4

14.2

   房地产业

61.88

7.9

4.9

   其它服务业

524.63

15.0

41.8

     营利性服务业

225.35

23.2

18.0

     非营利性服务业

299.28

9.5

23.9



——投资持续较快增长,民生投入力度加大。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7.8%,增速高于全国水平(7.5%)10.3个百分点,高于1-2月0.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9.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6%。

一是民生领域投资力度加大。全省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0.2%和60.6%,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2.4和42.8个百分点;全省移民搬迁项目完成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2倍,增速明显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二是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全省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2.1%,增速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3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50.3%,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投资增长17.2%。三是制造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省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4.9%。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0.6%,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8个百分点;高耗能制造业投资下降5.3%。




4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单位%

指标名称

比上年同期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17.8

  第一产业

29.8

  第二产业

10.8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1.8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4.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6.3

医药制造业

15.2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7.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8.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5.2

  第三产业

18.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2.9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52.8

批发和零售业

29.9

住宿和餐饮业

31.8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0.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6.9

     教  育

60.2

     卫生和社会工作

60.6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需求升级态势明显。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3.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增速高于全国水平(9.8%)2.6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532.92亿元,增长13.4%。

3  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速度


一是乡村消费提速增长。全省乡村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52.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5.1个百分点;城镇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80.43亿元,增长13.7%。二是重点领域消费较快增长。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202.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129.64亿元,增长13.3%;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商品零售额18.95亿元,增长19.0%;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33.32亿元,增长12.1%;烟酒类商品零售额36.02亿元,增长22.2%。三是网络零售继续快速增长。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23.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8%。

——财政收入加快增长,民生支出大幅增长。一季度,全省财政总收入918.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3.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7.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3.5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361.07亿元,增长17.2%,增速加快3.9个百分点,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1%,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20.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6%。其中教育支出251.48亿元,增长1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0.76亿元,增长28.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45.27亿元,增长25.0%;扶贫支出62.60亿元,增长36.9%。

4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9.9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3.21%,控制在目标范围以内。

就业增长带动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0.8%,增速高于全国水平(8.8%)2.0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74元,名义增长9.0%,增速高于全国水平(8.0%)1.0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9元,名义增长9.8%,增速高于全国水平(8.9%)0.9个百分点。

5  全省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小幅上涨。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7%。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0%。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9%,涨幅比1-2月扩大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2.8%,涨幅比1-2月回落0.2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省经济延续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支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积累,为完成全年发展预期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需倍加努力。下阶段,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奋力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


附注:

1)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  

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本文所指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范围为计划总投资 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不含农户。

5)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6)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略低于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是因为城镇化率提高,一部分人口从收入较低的农村地区向收入较高的城镇地区流动,对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均有拉低作用。

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9)旅游有关数据来源于省旅游发展委;公路、水运数据来源于省交通运输厅,铁路有关数据来源于成都铁路局,民航有关数据来源于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金融有关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财政有关数据来源于省财政厅;就业有关数据来源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10)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