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全省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随着稳投资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全省有效投资不断扩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为加快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1-11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今年以来较快增长态势,比上年同期增长16%,增速高于全国(5.9%)10.1个百分点,高于西部地区(3.9%)12.1个百分点,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一、投资运行基本特点
(一)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从投资结构看,第三产业投资仍然是主体。1-11月,全省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3.7:12.2:84.1。与上半年相比,第一和第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提高0.1和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占比下降1.6个百分点。与前三季度相比,第一产业投资占比下降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占比持平,第三产业投资占比提高0.3个百分点。
1-11月,第一、三产业投资增长较快。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全省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9%,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13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中增长最快;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4%,保持平稳增长;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2%,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0.2个百分点,实现较快增长。
(二)“三块长板”投资快速增长。
1-11月,与大数据相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52.6%,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36.6个百分点;与大旅游相关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分别增长24.9%和29.8%,增速分别高于全省投资增速8.9个和13.8个百分点;与大生态相关的生态环保产业投资增长23.7%,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7.7个百分点。
(三)“三块短板”投资成效明显。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1-11月,全省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0.1个百分点。
教育医疗投资快速增长。1-11月,全省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民生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9%和43.1%,增速分别高于全省投资增速23个和27.1个百分点。脱贫攻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1-11月,全省移民搬迁项目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78.8%,增速明显高于全省投资增速。
今年以来,全省加快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动能,化解过剩产能,工业投资增速实现稳中有升。1-11月,全省工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增速与1-10月持平,较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4.9%,增速高于工业投资增速4.1个百分点。一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等行业投资增长较快,1-11月,分别增长33.8%、14.8%和9.8%;二是装备制造业实现快速增长,1-11月,全省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2.7%,增速快于制造业投资增速7.8个百分点。三是高耗能制造业投资下降。1-11月,全省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投资均比上年同期下降,分别下降6%和2.7%。
(五)民间投资持续增长。
随着中央到地方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效应显现,全省民间投资活力不断增强,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趋势。1-11月,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4%,增速较上半年提高6.2个百分点。其中占民间投资比重较大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9%,增速较上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六)新兴领域投资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全省新兴动能转换步伐不断加快,新兴领域投资不断涌现。1-11月,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8.1%,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12.1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7.8%、40%、34.9%和85.1%,增速均明显高于全省投资增速。
二、需关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回落。1-11月,全省基础设施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16.1%,增速较一季度下降6个百分点,较上半年下降2.3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呈持续下降态势。其中,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8.7%,增速较前三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20.9%,增速较前三季度下降1.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中两大重点行业投资增速均呈持续回落态势,对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产生较大影响。
(二)工业投资增速低于全省投资增速。今年以来,全省工业投资虽保持稳定增长,但工业投资增速持续低于全省投资增速。1-11月,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0.8%,增速低于全省投资增速5.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较慢将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三)项目到位资金增长缓慢。1-11月,全省投资建设项目到位资金同比增长4.5%,到位资金增长缓慢且远远低于全省投资增速,对项目建设保障力度不够。今年以来,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影响,全省投资到位资金增长速度持续低于完成投资增长速度,投资资金来源趋紧,对项目后续建设影响较大。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基础设施既是贵州的短板,也是国家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的重点领域。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对接国家投资政策,做好项目前期规划,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要素支持,做大项目盘子;要把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抓手,抓好抓出成效,补齐短板,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二)采取措施加快工业投资步伐。全省各级各部门要仅仅围绕“双千工程”的实施,加大企业技改力度,加快推进引进项目建设力度,增强工业发展动力。大力实施全面改造提升工业传统产业行动,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持续发挥传统产业在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行动,加快新兴产业投资进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优化工业经济结构。
(三)采取措施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在积极做好风险防控的同时,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在建项目融资渠道,开创融资新模式筹措项目建设资金。重点关注国家资金投向,积极争取国家资金、专项企业债券等支持。尽快调整使用各级财政沉淀资金,不断加大补短板投资力度。发展壮大产业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搭建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常态化对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