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随着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受外部经济下行压力、内部周期性的调整、去库存化难度大、资金保障不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贵州省房地产开发市场出现调整回落。
一、基本情况
(一)投资个位数增长。
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462.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增速跌破两位数,回落到近三年来的最低点,且增速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上年同期回落6.9个百分点,比全国低2.0个百分点。
图1 2012年以来贵州及全国房开完成投资增速趋势图
全省房开完成投资增速低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统计口径,以下同)增速17.0个百分点,延续了2014年一季度以来低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趋势,且增速差有扩大趋势。
图2 2012年以来贵州省房开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势图
(二)对全省投资贡献率明显降低。
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为9.9%,分别比上年同期和1-2月下降11.1和9.7个百分点。
(三)商品房销售保持增长。
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617.89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3.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1个百分点。
图3 2014年以来贵州及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趋势图
(四)施工及新开工保持增长、竣工面积持续下降。
全省房屋施工面积17749.64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3.7%,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1-2月回落15.9和2.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1757.42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7.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7.6个百分点。全省房屋新开工面积1103.54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2%。全省房屋竣工面积401.10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33.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06.87万平方米,下降32.6%。
(五)土地先行相关指标负增长。
反映房地产开发市场规模前景的土地先行指标出现负增长,购置土地面积111.89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10.2%;土地成交价款16.90亿元,下降2.1%。
(六)到位资金增速低。
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578.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增速低于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3.3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年同期和1-2月回落7.0和26.1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65.8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5%;利用外资0.94亿元,下降69.2%;自筹资金271.89亿元,增长9.8%;其他来源240.30亿元,增长7.2%。
(七)各市州发展不平衡差距扩大。
9个市(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极差为66.9个百分点。有2个市(州)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负增长,其中,贵阳市比上年同期下降0.5%,毕节市下降6.1%。
二、回落因素分析
(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从一季度全国经济形势来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季度全国gdp比上年同期增长7.0%,创2009年以来新低,宏观经济下行对房地产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二)大盘收尾影响明显。
一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以上的项目11个,其中有4个进度超过70%,这些项目完成投资87.04亿元,占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18.8%。从规模上看,计划投资较大的项目均进入收尾阶段,短期内没有同等规模的项目补给。
(三)资金保障力度不足。
一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578.99亿元,占房开完成投资比重为125.1%,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分别比全国和西部地区低42.4个和43.6个百分点,与周边省份的资金保障差距也较大,资金对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保障力度不足。
表1 一季度西部地区各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占完成投资比重
省份 |
到位资金占完成投资比重(%) |
省份 |
到位资金占完成投资比重(%) |
省份 |
到位资金占完成投资比重(%) |
青海 |
537.5 |
新疆 |
487.8 |
甘肃 |
335.8 |
内蒙古 |
327.7 |
宁夏 |
302.4 |
西藏 |
229.7 |
广西 |
185.7 |
重庆 |
173.2 |
陕西 |
170.9 |
四川 |
161.7 |
云南 |
136.4 |
贵州 |
125.1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投资司月报资料加工。
(四)政策效应发力较慢。
面对全国持续回落的房地产开发市场情况,中央和地方各级部门出台相应措施,如在房屋交易税收、购房贷款、申请公积金、降低首付、去库存化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新的措施、优惠政策。这些措施将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回暖,但政策效应的显现需要时间与具体落实细则的跟进,一季度政策效应并不明显。
三、有关建议
(一)持续推动项目建设。
继续发挥房地产业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作用,抢抓城镇化建设机遇,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关注重点项目的建设规模、周期、结构、质量。主管部门继续做好对全省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管理、监测、储备等工作,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推动全省房地产开发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二)落实政策刺激消费。
贯彻落实宏观房地产相关政策,结合本省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台相关可行的配套落实措施,结合保障房和公租房建设需求,加大公积金贷款与商业房贷政策刺激力度,充分发掘刚性需求及改善性住房的消费潜力,逐步消化存量。
(三)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狠抓资金保障,多渠道、多举措保证在建项目的资金投入,防范资金断裂风险,做好项目风险评估,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优质项目建设。
(四)注重各地差异化发展。
各市州需充分考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可支配收入、销售市场、库存数量等差异化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合理控制房地产开发规模,进一步优化结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