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省情
云南简称“云”或“滇”,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内与4省区相邻(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外与3国接壤(西部与缅甸,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有“彩云之南”的美称,在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云南气候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年温差小。具有丰富的水能、煤炭和旅游等资源,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4亿千瓦,居全国第3位,可开发装机容量0.9亿千瓦,居全国第2位。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240亿吨,居全国第9位。
云南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2014年,全省年末常住人口4713.9万人,城镇人口比重41.68%,比2010年提高6.98个百分点。
表1  云南、贵州基本省情
| 指标名称 | 单位 | 云南 | 贵州 | 
| 国土面积 | 万平方公里 | 39.4 | 17.61 | 
| 州(市) | 个 | 16 | 9 | 
| 县(市、区) | 个 | 129 | 88 | 
| 2014年末常住人口 | 万人 | 4713.9 | 3508.04 | 
| 2014年城镇人口比重 | % | 41.68 | 40.01 | 
| 城镇人口比重2014年比2010年提升 | % | 6.98 | 6.20 | 
| 2014年森林覆盖率 | % | 50.03(2013年) | 49.0 | 
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国家对云南总体战略规划。
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号)出台,从国家战略高度,规划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省通道和物流体系基本完善,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和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出口加工基地初步形成;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合作交流迈上新台阶。
到2020年,基本建成连接国内外的公路、铁路、管道、电网和电信设施,形成交通、能源、物流、信息等通道,面向西南开放的平台和窗口作用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外向型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表2  云南、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
| 年份 | 云南 | 贵州 | 
| 2015年 | 通道和物流体系基本完善,对外开放与合作迈上新台阶。 | 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 
| 2020年 |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 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奋斗目标 | 
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摘自《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号);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摘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
   (二)云南“十二五”规划目标。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实现翻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以上。
表3 “十二五”时期云南、贵州经济发展目标
| 指标名称 | 云南 | 贵州 | ||
| 目标 | 2011-2014年 | 目标 | 2011-2014年 | |
|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 | 10%以上 | 11.7% | 12%以上 | 13.0% | 
| 人均gdp | 年均增长10%以上 | 2011-2013年均增长12.2% 4437美元 (2014年) | 3000(美元) | 2011-2014年均 增长13% (2014年) | 
| 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速 | 13%以上 | 18.1% | 15%以上 | 26.5% | 
| 城镇人口比重 | 45% | 41.68% (2014年) | 40% | 40.01% (2014年) | 
注:云南“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摘自《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贵州“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摘自《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三、近年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近年来,结合经济发展特点,所处地理区位以及多民族文化特色,为体现云南特色,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两强一堡”战略规划目标。
   (一)绿色经济强省。
积极适应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需求,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适应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二)民族文化强省。
着力保护和弘扬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培养和造就一批民族文化人才,促进民族文化经典作品的诞生,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加快从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脚步。
   (三)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十二五”以来,云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就。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经济总量不断增加。2011-2014年,云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7%,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低于贵州1.3个百分点。2012年,云南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成为全国第24个经济总量达到万亿元的省份;2014年云南地区生产总值12814.59亿元,超越山西省,由2013年第24位上升到第23位,在全国的位次自2000年以来首次提升。同时,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10年的1.80%提高到2014年的2.01%。
表4  2011-2014年云南地区生产总值
| 年份 | 地区生产总值 |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 地区生产总值占比 | |||
| 绝对数 (亿元) | 排全国 位次 | 比上年 增长(%) | 排全国 位次 | 占全国 比重(%) | 比上年提高(百分点) | |
| 2011 | 8893.12 | 24 | 13.7 | 9 | 1.88 | 0.08 | 
| 2012 | 10309.47 | 24 | 13.0 | 4 | 1.99 | 0.11 | 
| 2013 | 11720.91 | 24 | 12.1 | 4 | 2.06 | 0.07 | 
| 2014 | 12814.59 | 23 | 8.1 | 19 | 2.01 |   -0.05 | 
表5 2011-2014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
| 年份 | 地区生产总值 |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 地区生产总值占比 | |||
| 绝对数 (亿元) | 排全国 位次 | 比上年 增长(%) | 排全国 位次 | 占全国 比重(%) | 比上年提高(百分点) | |
| 2011 | 5701.84 | 26 | 15.0 | 3 | 1.21 | 0.06 | 
| 2012 | 6852.20 | 26 | 13.6 | 2 | 1.32 | 0.11 | 
| 2013 | 8006.79 | 26 | 12.5 | 1 | 1.41 | 0.09 | 
| 2014 | 9251.01 | 26 | 10.8 | 2 | 1.45 | 0.04 | 
2.主要人均经济指标排位提升。云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5752元提高到2014年的27264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位由第30位提高到第29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6065元提高到2014年的2429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从2010年的3952元提高到2014年的7456元,由全国第28位提高到第27位。
 表6  云南、贵州主要经济人均指标
 单位:元
注:2011-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数据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按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方案计算。
(二)三次产业平稳较快发展。
1.农业生产稳步提升。2014年,云南粮食总产量1860.7万吨,比上年增长2.01%,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茶叶、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优势明显,橡胶、咖啡及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全国第一。
表7  2014年云南、贵州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 指标名称 | 云南 | 贵州 | 
| 粮食总产量 | 1860.7 | 1138.50 | 
| 油料产量 | 64.67 | 98.15 | 
| 蔬菜产量 | 1754.43 | 1625.25 | 
| 肉类总产量 | 375.7 | 202.00 | 
注:云南肉类总产量为猪、牛、羊、禽肉类产量。
2.工业平稳较快增长。近年来,通过全面部署工业转型升级,研究出台汽车等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分类优化园区布局,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云南工业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2011-2014年,云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0万元口径)年均增长13.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2014年云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45.41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制造业增加值266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5.2%。支柱产业较快发展,2014年烟草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为1207.57亿元和509.6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4.1%和14.4%。
表8  2014年云南、贵州工业情况
| 指标名称 | 单位 | 云南 | 贵州 |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5281.82 | 3847.06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0万元口径) | 亿元 | 3545.41 | 3117.60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 | 7.3 | 11.3 | 
| 制造业增加值 | 亿元 | 2667.06 | 1977.29 | 
|  #烟草制品业 | 亿元 | 1207.57 | 302.19 |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亿元 | 509.68 | 340.17 | 
3.服务业加快发展。通过实施服务业发展3年行动计划,云南商贸、物流、休闲健康、养生养老等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昆(明)玉(溪)红(河)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10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旅游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2014年云南旅游总收入2665.74亿元,是2010年的2.6倍,旅游总人数达2.86亿人次,是2010年的2.0倍。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2892.31亿元提高到2014年的5541.6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0.0%提高到43.2%。
表9   2014年云南、贵州服务业情况
| 指标名称 | 单位 | 云南 | 贵州 |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5541.60 | 4128.50 | 
| 旅游总收入 | 亿元 | 2665.74 | 2895.98 | 
| 旅游总人数 | 亿人次 | 2.86 | 3.21 | 
(三)三大需求持续扩大。
1.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紧紧围绕国家加快建设西南地区开放桥头堡规划机遇,努力营造投资发展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2014年,云南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统计口径)突破万亿元,为1107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2013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22.2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200公里。铁路营业里程0.24万公里。
表10  2014年云南、贵州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 指标名称 | 云南 | 贵州 | 
| 固定资产投资 | 11073.86 | 8778.40 | 
|  #工业投资 | 2787.73 | 2337.81 |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2846.65 | 2187.67 | 
表11  2013年云南、贵州交通情况
| 指标名称 | 单位 | 云南 | 贵州 | |
| 2013年 | 2014年 | |||
| 公路通车里程 | 万公里 | 22.29 | 17.26 | 17.91 | 
| #高速公路 | 公里 | 3200 | 3284 | 4007 | 
| 铁路营业里程 | 万公里 | 0.24 | 0.21 | 0.25 | 
2.社会消费持续增加。通过健全刺激消费政策,培育健康养老等消费热点,推动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发展,进一步活跃城乡消费市场。2011-2014年,云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6%,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2014年为4546.6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比2010年增加2004.23亿元。
表12  2014年云南、贵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亿元
| 指标名称 | 云南 | 贵州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4546.63 | 2579.53 | 
| 城镇 | 3647.07 | 2113.15 | 
| 乡村 | 899.56 | 466.38 | 
3.对外贸易快速增长。通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充分发挥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区位优势,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2011-2014年云南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2.0%,高于全国12.3个百分点。2014年全省进出口总额296.22亿美元,是2010年的2.2倍。
表13  2014年云南、贵州对外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
| 指标名称 | 云南 | 贵州 | 
| 进出口总额 | 296.22 | 108.14 | 
| 进口总额 | 108.20 | 14.17 | 
|  出口总额 | 188.02 | 93.97 |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教育事业稳步推进。截止2013年,云南拥有各类普通高校67所,211工程大学1所。云南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6.83万人,在校学生54.86万人。其中,研究生教育招生1.04万人,在校研究生3.0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7.97万人,在校学生49.41万人。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72.1%和25.8%。
表14  2013年云南、贵州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 指标名称 | 单位 | 云南 | 贵州 | |
| 2013年 | 2014年 | |||
| 普通高校数 | 所 | 67 | 52 | 55 | 
|  #211高校 | 所 | 1 | 1 | 1 | 
|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 | 万人 | 54.86 | 41.90 | 46.04 | 
|  #研究生 | 万人 | 3.06 | 1.41 | 1.47 | 
|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在校生数 | 万人 | 49.41 | 47.55 | 54.45 | 
|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 % | 99.5 | 99.3 | 99.1 | 
|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 | % | 106.6 | 101.1 | 102.9 | 
|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72.1 | 68.0 | 78.0 | |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 | 25.8 | 27.4 | 29.4 | 
2.科技事业快速进步。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在云南设立研发机构,加快科技研发投入,云南科技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3年,云南r&d经费支出79.85亿元,比2010年增加35.68亿元,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0.68%,比2010年提高0.07个百分点。专利申请量11512件,授权量6804件,签订技术合同3093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3.67亿元。
表15  2013年云南、贵州科技事业发展情况
| 指标名称 | 单位 | 云南 | 贵州 | |
| 2013年 | 2014年 | |||
| r&d经费支出 | 亿元 | 79.85 | 47.19 | — | 
|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 | 0.68 | 0.59 | — | 
| 专利申请受理量 | 件 | 11512 | 17405 | 22471 | 
| 授权专利量 | 件 | 6804 | 7915 | 10107 | 
| 签订技术合同 | 项 | 3093 | 594 | 658 | 
| 技术合同成交金额 | 亿元 | 43.67 | 19.38 | 20.04 | 
3.文化事业加速发展。近年来,云南充分利用民族特色文化优势,加快文化事业发展。2013年末,全省共有博物馆84个,公共图书馆152个,文化馆148个,文化站1398个,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0.38个,艺术表演团体259个。有线数字电视用户520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3%。
表16  2013年云南、贵州文化事业发展情况
| 指标名称 | 单位 | 云南 | 贵州 | |
| 2013年 | 2014年 | |||
| 文化馆 | 个 | 148 | 98 | 98 | 
| 公共图书馆 | 个 | 152 | 94 | 94 | 
| 博物馆 | 个 | 84 | 75 | 75 | 
| 文化站 | 个 | 1398 | 1589 | 1588 | 
| 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数量 | 个 | 0.38 | 0.53 | 0.53 | 
| 艺术表演团体 | 个 | 259 | 106 | — | 
| 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 | % | 96.3 | 90.0 | 91.5 | 
| 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 | % | 97.3 | 94.1 | 95.4 | 
注:贵州2014年文化部门艺术表演团体39个。
4.卫生事业稳步提高。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2013年末,云南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426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7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5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0个,妇幼保健院147个,卫生监督所142个,村卫生室13341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1.0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3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49万人,注册护士7.33万人,每千人卫生机构床位4.48张,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1.60人。
表17  2013年云南、贵州卫生事业
| 指标名称 | 单位 | 云南 | 贵州 | |
| 2013年 | 2014年 | |||
| 卫生机构数 | 个 | 24267 | 29182 | 28966 | 
|  #医院、卫生院 | 个 | 2376 | 2429 | 2512 | 
|   妇幼保健院 | 个 | 147 | 98 | 100 | 
| 卫生机构床位数 | 万张 | 21.01 | 16.33 | 18.37 | 
| 每千人卫生机构床位数 | 张 | 4.48 | 3.81 | 5.24 | 
| 卫生技术人员 | 万人 | 19.33 | 15.66 | 16.95 | 
|  #执业(助理)医师 | 万人 | 7.49 | 5.59 | 5.78 | 
|   注册护士 | 万人 | 7.33 | 5.94 | 6.72 | 
|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 | 人 | 1.60 | 1.30 | 1.65 | 
注:每千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采用年末常住人口数计算。
(五)全面小康步伐加快。
2000年以来,云南全面小康总体上呈稳步提升态势。按西部方案测算,2012年云南小康指数75.43%,在西部12省(区、市)居第7位。“十五”时期小康指数年均提高1.37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年均提高2.47个百分点,“十二五”前两年年均提高4.50个百分点。
表18  2000-2012年云南、贵州小康指数
单位:%
| 指标名称 | 云南 | 贵州 | 
| 2000年 | 47.27 | 41.73 | 
| 2005年 | 54.10 | 46.76 | 
| 2010年 | 66.43 | 58.68 | 
| 2011年 | 70.81 | 63.75 | 
| 2012年 | 75.43 | 69.17 | 
| 2000年-2012年 年均提升幅度(百分点) | 2.35 | 2.29 | 
| “十五”时期 年均提升幅度(百分点) | 1.37 | 1.01 | 
| “十一五”时期 年均提升幅度(百分点) | 2.47 | 2.38 | 
| “十二五”前两年 年均提升幅度(百分点) | 4.50 | 5.25 | 
(六)扶贫工作迈出新步伐。
近年来,云南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投入,贫困规模大幅减少,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2014年末全省农村贫困人口574万人,占年末人口的比重为12.2%。全省共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3个,占全省县(市、区)个数和全国贫困县个数的比重分别为56.6%和12.3%。2014年云南减贫87万人,减贫率为7.1%,对全国减贫的贡献率为7.1%。
表19  2014年云南、贵州贫困开发工作情况
| 指标名称 | 云南 | 贵州 | 
| 农村贫困人口(万人) | 574 | 623 | 
|    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比重(%) | 12.2 | 17.8 | 
|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个) | 73 | 50 | 
|    占全省的比重(%) | 56.6 | 56.8 | 
|    占全国贫困县比重(%) | 12.3 | 8.4 | 
| 减贫人口(万人) | 87 | 122 | 
|    减贫率(%) | 2.3 | 3.3 | 
|    对全国总减贫贡献率(%) | 7.1 | 9.9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