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 官方微博二维码

  •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发布与解读
2017年上半年贵州省服务业发展情况报告
字号: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着力推进三大战略行动,有效实施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产业拉动取得积极成效,着力巩固和培育服务业增长点,服务业经济实现较快发展,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服务业运行基本情况

初步测算,1-6月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491.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2%,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个百分点。

分行业总量看,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等在服务业各行业中总量较大,1-6月分别实现增加值923.03亿元、511.90亿元和373.19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2%、8.9%和6.5%。

从行业增速看,九个行业中,其他服务业、金融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分别增长13.8%、13%、12.5%、11.0%和10.3%。

从行业贡献率看,其他服务业对全省生产总值的贡献最大,贡献率为20.5%,拉动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


1-6月全省服务业构成及增长情况表

指标名称

绝对数(亿元)

增长 (%)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

2491.75

11.5

43.5

48.2

5.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11.90

9.3

8.9

8.6

0.9

批发和零售业

335.86

10.3

5.9

6.2

0.6

住宿和餐饮业

179.71

11.0

3.1

3.4

0.4

金融业

373.19

13

6.5

7.6

0.8

房地产业

122.30

8.1

2.1

1.7

0.2

其他服务业

923.03

13.8

16.2

20.5

2.1

营利性服务业

426.49

18.8

7.4

12.2

1.3

非营利性服务业

496.54

9.9

8.8

8.3

0.8

*农林牧渔服务业

44.93

2.0

0.8

0.1

0

*开采辅助活动

0

0

0

0

0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0.83

12.5

0

0

0

注:根据新的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原属于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的开采辅助活动以及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调整至第三产业。

二、服务业运行特点

(一)旅游业继续保持“井喷式”增长态势。今年以来,全省实施旅游经济倍增计划,培育一批旅游名城名镇和精品旅游区、精品旅游带,打造“中国温泉省”和山地旅游目的地,保持旅游业“井喷式”增长态势。一是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大幅增长。1-6月,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3.5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6.6%,实现旅游总收入3140.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1%。二是旅游企业经营效益逐步提高,1-6月,全省100个旅游景区接待旅客1.29亿人次,接待旅游人数超过100万的景区有36个,景区内旅游收入867.46亿元,同比增长46.4%。三是旅游业投资情况较好。截止6月底,100个旅游景区在建项目827个,完成投资195.21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项目50个,签约资金330.91亿元,到位资金35.64亿元。从投资流向看,旅游景区建设投入占71.0%,服务于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占16.3%。

(二)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随着全省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位增长,1万公里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密规划)稳步实施,农村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养一体化”网络建设步伐加快“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平安高速”的创建和“交通+旅游+大数据”等新业态不断推进,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测算,1-6月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3.3%,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3.7%。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11.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20.1%,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

(三)市场消费稳步发展。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和政策措施,有效搭建促销平台,借势大旅游和会展经济,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1-6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1%,其中,城镇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5%,乡村增长5.8%。全省限额以上批发业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4.3%,同比加快1.0个百分点;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7.6%,同比加快6.0个百分点。

(四)金融业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全省通过加强地方金融体系建设,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政策,量身定制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全省金融业保持快速增长。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5525.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9284.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43%;全省保险业快速增长,保费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9.2%,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73.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0%,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

(五)房地产业稳定增长。在鼓励房地产消费新政刺激下,全省房地产销售形势较好,销售面积保持快速增长,去库存效果明显。1-6月,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2223.52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1.8%。全省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22.30亿元,增长8.1%,比一季度下降1.5个百分点。

(六)其他服务业快速发展。在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的有力拉动下,全省其他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经测算,1-6月全省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23.03亿元,增长13.8%,增速比一季度增加1.5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的比重为37.0%,对全省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20.5%,拉动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26.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96.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平稳较快增长,但也有部分行业增速较一季度相比有所回落,需加大关注。

一是房地产开发增势放缓。1-6月,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19.16亿元,同比增长4.4%,增幅较一季度下降12.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省投资比重为19.6%,比一季度下降2.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业从业人员、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分别比一季度下降6.4、0.3和3.9个百分点。

建议:相关部门按照“因城施策去库存”的原则,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进一步促进县一级城市房地产去库存,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金融业对全省经济支撑有所减弱。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5.1%17.4%,比1月末分别回落3.8和1.7个百分点。银行业存贷比指标有所下降,6月末全省存贷比75.6%,比1月末下降1.3个百分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5月末不良贷款率升至1.96%、较1月末提高0.1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出于对不良率控制的考量,导致对去产能行业惜贷、抽贷、断贷现象时有发生。贷款难融资难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建议: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疏通传导机制,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脱贫攻坚和中小微企业,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抓住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契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资源产业化开发。充分把握国家信贷货币政策变化调整,积极向上争取和用好用活用足国家政策,全力促进全省存、贷款规模提速增长。

三是批发和零售业增速回落。1-6月,批发和零售业增

加值335.86亿元,同比增长10.3%,较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154.27亿元,同比增长14.4%,较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15.1%,较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限额以上法人单位(企业)商品零售额占比高的日用品类、烟酒类和石油及制品类增速下滑,分别较一季度回落5.6、4.9和3.0个百分点。

建议:进一步激活市场消费需求,加强批发零售行业调度,切实采取措施,引导合理消费,促进商品销售。特别要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调度,针对需求不足,价格下降等问题,提出科学的可行对策建议。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汽车、石油及制品销售是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主要动力,省有关部门要根据市场状况,出台相应措施,抓好重点行业消费增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