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省投资实现稳定较快增长
2018年,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主要矛盾,紧盯重大项目,加大补短板投资力度,加快新兴领域投资步伐,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全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民生领域持续改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投资稳定增长为全省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投资运行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2018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8%,增速高于全国(5.9%)9.9个百分点,高于西部地区(4.7%)11.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以来,贵州各月投资增速实现持续高于全国高于西部。
(一)三次产业投资实现增长。
2018年,第一产业投资在三次产业中实现最快增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产业革命的深入推进,全省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9%,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13.2个百分点,分别快于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增速15.8和13.4个百分点;全省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2%,保持平稳增长;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6%,保持较快增长。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投资占主体地位。2018年,全省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4.2:12.7:83.1。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第一和第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提高0.6和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占比下降1.1个百分点。
(二)“三块短板”投资持续加大。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2018年,全省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15.8%,增速与全省投资增速持平。基础设施占全省投资总量的比重为41.8%,仍为全省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二是教育医疗投资快速增长。2018年,全省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民生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35.9%和38.9%,增速分别高于全省投资增速20.1和23.1个百分点。三是脱贫攻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2018年,全省移民搬迁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59.9%,增速明显高于全省投资增速。
(三)“三块长板”投资快速增长。
2018年,与大数据相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9.7%,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33.9个百分点;与大旅游相关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分别增长24.5%和29.7%,增速分别高于全省投资增速8.7和13.9个百分点;与大生态相关的生态环保产业投资增长26.3%,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10.5个百分点。
(四)工业投资增速总体平稳。
今年以来,全省以“双千工程”为抓手,持续加快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新动能,化解过剩产能。2018年,全省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3.1%,增速较全省投资增速低2.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4.6%,增速高于工业投资增速1.5个百分点。一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投资增长较快。2018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医药制造业分别增长33.6%和14.6%;二是装备制造业实现快速增长。2018年,全省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0.8%,增速快于制造业投资增速6.2个百分点。三是部分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2018年,全省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分别较上年下降6.8%和3.5%。
(五)民间投资持续增长。
近年来,随着贵州省扩大民间投资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的实施,中央到地方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效应显现,全省民间投资活力不断增强,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8年,全省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占民间投资比重较大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6.7%。
(六)新兴领域投资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全省新兴动能转换步伐不断加快,新兴领域投资不断涌现。2018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7.7%,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11.9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8%、39.8%、34%和80%,增速均高于全省投资增速。
二、需关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回落。2018年,全省基础设施投资较上年增长15.8%,增速较上半年下降2.6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下降0.7个百分点,呈持续下降态势。其中,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2%,增速较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下降4.5和3.1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较上年增长20.5%,增速较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下降5.2和1.8个百分点。这两个重点行业在基础设施投资中占比达到38.2%,两大行业投资增速的持续回落,对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全省投资持续增长。
(二)工业投资占比下降。2018年,全省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2.6%,占比较上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8.0%,占比较上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在全省投资中占比下降,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三)项目到位资金增长缓慢。今年以来,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影响,全省投资到位资金增长速度持续低于完成投资增长速度,投资资金来源趋紧。2018年,全省投资建设项目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4.4%,增速低于全省投资增速11.4个百分点,到位资金增长缓慢,对项目建设保障力度不够,影响项目后续建设。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补短板。基础设施是当前国家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的重点领域,各有关部门要用好机遇,积极对接国家投资政策,做好各项准备,争取更多的项目支持。要整合资源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决胜脱贫攻坚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加大补短板力度。紧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二)持续加大有效投资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双千工程”,持续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重点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多措并举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在积极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在建项目融资渠道,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财政技改专项资金、企业债券等资金支持。全力支持和推动金融机构保持信贷规模持续增长,依法合规加大对存在资金缺口的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和补短板重大建设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管好用好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继续搭建平台推动政银企常态化对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